浣溪沙(宋·晏几道)

古诗文 浣溪沙(宋·晏几道)
释义
浣溪沙(宋·晏几道)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
渭城丝雨劝离杯。
欢意似云真薄倖,客鞭摇柳正多才。
凤楼人待锦书来。
   其二(宋·晏几道)
卧鸭池头小苑开,暄风吹尽北枝梅。
柳长莎软路萦回。
静避绿阴莺有意,漫随游骑絮多才。
去年今日忆同来。
   其三(宋·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评注
此为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联想,将物与人的命运浑然一体地交织在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借柳喻人,以风流蕴藉、温馨旖旎的春风杨柳象征歌妓舞女年轻时的生活和形象。起首一句点明时令 。“碧城”是丛丛柳树的形象化比喻。此句从容自在而又明快轻灵,给人以和煦的春风飘然而至的感觉 ,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叠碧的视觉印象,故虽平直叙起,却有鲜明的形象感。次句“绿相迎”应上“到碧城 ”,不仅画出了柳枝迎风飘拂、如有情相迎的动人意态,突出了和风的化煦作用,也传出词人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象时欣喜的心情。第三句“舞烟眠雨过清明”以概括之笔收结上片。柳枝在暮春的晴烟轻霭中飘舞,在暮春的霏霏丝雨中安眠,在梦一般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清明三月天 。“舞 ”字、“眠”字 ,一写动态 ,一写静态,都能得柳枝之神理,前者见其春风得意,后者见其恬静安闲。
过片巧妙地以眉和柳叶将物与人联系起来。美人对镜梳妆,爱把双眉画成柳叶的形状,歌楼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为曲名 。词人巧妙地借柳叶眉、《柳枝》曲的流行来渲染柳枝的声名 。“偷”、“借”二字,把被“偷 ”、被“借”的柳放到备受歆羡的位置上,可谓尊崇之至。
结句点明主题 ,情深意切,希望霜霰莫打杨柳,实际上是说歌妓舞女到人老珠黄时备受摧残,寄托了词人对她们的同情。
总之,此词借柳喻人,寄托了作者对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
   其四(宋·晏几道)
白纻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
落英飞絮冶游天。
南陌暖风吹舞榭,东城凉月照歌筵。
赏心多是酒中仙。
   其五(宋·晏几道)
床上银屏几点山,鸭炉香过琐窗寒。
小云双枕恨春闲。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
那回分袂月初残。
   其六(宋·晏几道)
绿柳藏乌静掩关。
鸭炉香细琐窗闲。
那回分袂月初残。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
欲寻双叶寄情难。
   其七(宋·晏几道)
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
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
相逢还解有情无。
   其八(宋·晏几道)
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一春弹泪说凄凉。
评注
此词通过歌妓内心痛苦的真实描写,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被侮辱 、被损害的不幸女子的同情与怜惜。
全词以精美之词传达沉郁悲凉之情,貌似轻柔,而笔力沉重。在小晏词中,它是别具一格的作品。词中先以浓墨重彩极言女子装饰之美、歌舞之乐,而在末句却突作转折 ,写女子内心的坚贞与凄凉,两相对比,从巨大的反差中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完整形象。
起首一句 ,写歌女在贵人们要求下,梳妆打扮,争妍取怜 ,每日仔仔细细地画着自己的一双长眉毛。
一“斗”字,已饱含辛酸。次句更进一步描写:她象天上的行云那样轻浮,象纷飞的柳絮那样狂荡 。“行云”,用《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意,暗喻歌妓的生涯。“飞絮”,旧诗词中常用杨花柳絮的飘流无定喻女子的命运和行踪 。“行云飞絮”四字 ,不独写歌女的举止情态 ,也暗示了她的身份。
“轻狂”,也是表象而已。杜甫《绝句漫兴》诗:“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随风逐水,不也象征着女子身不由己、随人摆布的可悲境遇吗?前两句极力写这位歌女的装饰和态度,强调她的“轻狂”,是为了表现其现实生活与理想的矛盾——“不将心嫁冶游郎 !”这才是歌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她发誓不把自己的真心许给浪荡的男子。语自李商隐《无题》诗“不知身属冶游郎”化出,而其思想境界更高。“身属 ”,那是无可奈何的,也许是无法避免的,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被迫委身于那些玩弄女性的公子哥儿,可是,她的内心深处 ,还是有其不可侵犯的领地的,身可属而心不可嫁,冶游郎决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爱情。“不将心嫁”,字字千钧,斩钉截铁,向人们揭示出一个被压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纯洁、美好的心灵。
过片二句,描绘歌女筵前伴人歌舞的情景:酣饮时溅出的美酒滴到歌扇上 ,使扇上的字迹都漫漶了;拈花弄草,把舞衣熏染得幽香袅袅。“溅酒”,谓其纵饮狂荡;“弄花”,写其娇美情态。歌扇舞衣,乃表明女子身分之物。两句字面艳冶,描绘精工,次句从于良史《春山夜月》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化出,而色彩更为秾丽。这就是歌女的日常生活,也是“轻狂”二字的注脚 。她在酒筵上不得不歌舞助欢,而其心里却充满了浓重的悲凉 。“一春弹泪说凄凉”,意思是说:无人可诉,唯有暗中流泪,独自凄凉,又辜负了美好的芳春,虚度了大好的年华。至此,方点出词旨。
此词虽以歌妓的口吻写出,但也包含着作者身世悲苦的感慨。晏几道原是贵家公子,曾经过着锦衣玉食 、珠环翠绕的生活,但后来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落魄不堪,然而他一直保持着高尚的节操,耿介、傲岸,“不践诸贵之门”,“人面负之而不恨。”晏氏这种穷愁潦倒的境遇及率真而洒脱的性格,与此词女主人公有相似之处。因此,当他将自己的身世之感融入作品时,使人倍感真实而亲切。
   其九(宋·晏几道)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换绛仙螺。
最难加意为颦多。
几处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
远山低尽不成歌。
   其一(宋·晏几道)
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
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
凤楼争见路旁情。
   其一十一(宋·晏几道)
一样宫妆簇彩舟。
碧罗团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镜中游。
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
年年相遇绿江头。
   其一十二(宋·晏几道)
已拆秋千不奈闲。
却随胡蝶到花间。
旋寻双叶插云鬟。
几摺湘裙烟缕细,一钩罗袜素蟾弯。
绿窗红豆忆前欢。
   其一十三(宋·晏几道)
闲弄筝弦懒系裙,铅华消尽见天真。
眼波低处事还新。
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
可怜虚度琐窗春。
   其一十四(宋·晏几道)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檐归燕尚迟留。
靥朱眉翠喜清秋。
风意未应迷狭路,灯痕犹自记高楼。
露花烟叶与人愁。
   其一十五(宋·晏几道)
翠阁朱阑倚处危。
夜凉闲捻彩箫吹。
曲中双凤已分飞。
绿酒细倾消别恨,红笺小写问归期。
月华风意似当时。
   其一十六(宋·晏几道)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遏云声里送雕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评注
此为送别词。作者在词中运用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烘托出悲离伤别的命意,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地表情达意。
上片写女方为送别而唱梅花曲词。起首一句,着一“香”字,极言其唱得既甜美又饱含感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真正的梅花,又以红梅之香比喻乐声,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这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字字皆香,声声俱美,可想见歌女此时情愫。
次句“柳枝桃叶尽深藏 ”,反衬补足首句。“柳枝”,指《杨柳枝》曲 。古横吹曲有《折杨柳》。后世翻此曲者,亦多写离别行旅之情。“柳枝”,亦歌女名,见李商隐《柳枝》诗序 。“桃叶”,《古今乐寻》载,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缘于笃爱,献之临江相别时作歌曰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后收入乐府,名《桃叶歌》。柳枝、桃叶,语意双关。亦人名,亦歌名,又与首句“红梅”字面相应。“尽深藏”,是说其他歌女及所唱的曲子都远不及这位姑娘和她的“红梅”曲 。“遏云声里送离觞”,于上片歇拍处小结 。“遏云”,谓歌者声调高亢激越,使天上的行云为之而停止 。《列子·汤问》载,歌者秦青相送薛谭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送离觞”三字,点出歌筵送别。
过片二句,承“送离觞”从男女双方来写:男方才听便拚衣袖湿,感情简直无法控制;女方欲歌先倚眉黛长,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拚”,有甘愿、不顾惜之意。行人知道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那就索性让泪水流下来吧。“倚”,有依靠、凭仗之意。女子巧画长眉,宜颦宜笑,若是画作“远山眉”时,就更勾起人的离愁别恨了 。“才听”二句,写出行人与歌者早已心意相通,故就更容易被歌声感染。结句敲损燕钗梁,暗用《世说新语·豪爽》所载王仲处咏歌时以铁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之典故,一方面说明男方对女方所唱激赏,两人感情达到了共鸣,另一方面钗梁断则暗示诀别,通过这一典型动作表达凄绝的感情。
   其一十七(宋·晏几道)
小杏春声学浪仙,疏梅清唱替哀弦。
似花如雪绕琼筵。
腮粉月痕妆罢后,脸红莲艳酒醒前。
今年水调得人怜。
   其一十八(宋·晏几道)
铜虎分符领外台,五云深处彩旌来。
春随红旆过长淮。
千里裤襦添旧暖,万家桃李间新栽。
使星回首是三台。
   其一十九(宋·晏几道)
浦口莲香夜不收,水边风里欲生秋。
棹歌声细不惊鸥。
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
可堪题叶寄东楼。
   其二(宋·晏几道)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
露花犹有好枝开。
绿鬓旧人皆老大,红梁新燕又归来。
尽须珍重掌中杯。
   其二十一(宋·晏几道)
楼上灯深欲闭门,梦云归去不留痕。
几年芳草忆王孙。
向日阑干依旧绿,试将前事倚黄昏。
记曾来处易消魂。